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R. A. James等人用44MeV的α粒子轰击235U,发现了237Pu核素,从此对237Pu的核性质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但是在很长时间内,237Pu没有什么实际用途。直到1966年,R. Todd和R.Logan提出应用237Pu作为钚的示踪剂,在动物身上进行代谢研究,237Pu半衰期适中(45.12天),发射X和γ射线,放射性测量十分简便,明显地优于过去应用的238Pu或239Pu。因此在这以后,应用237Pu进行钚的代谢及药物促排的研究工作逐渐增多。237Pu的应用还扩展到了别的领域,例如废物处置中钚的迁移性质的研究、钚的放射化学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