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期刊荣誉
期刊订阅
期刊宣传视频
编委会
第九届编委会
第八届编委会
往届编委会
创刊主编视频
优秀编委
在线期刊
优先出版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虚拟专辑
专刊专栏
封面文章
编委精选
特色资源
核学堂直播
封面故事及精选论文
与作者对话
最美封面评选
动画封面
热点新闻
走进实验室
优秀论文
王淦昌优秀论文
优秀论文
F5000入选论文
双语工程入选论文
中国知网“三高”论文
卓越行动计划成果展
作者服务
投稿指南
处理流程
版权声明
下载中心
预印本政策
专家服务
审稿须知
审稿专家致谢
优秀审稿专家
出版声明
出版伦理规范
开放获取声明
联系我们
最新刊期
2020
年
第
0
卷
0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届全国固体核径迹探测器会议论文选集
固体核径迹探测器的最新进展
郭士伦
1988, 11(9)
摘要:本文介绍固体核径迹探测器近几年来的主要进展,如发现α反应径迹、合成CR-39-SO
2
、气泡损伤探测法,以及在各领域中应用的新进展。
关键词:同体核径迹探测器;最新进展
9
|
19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33820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16
CR-39固体核径迹探测器的制备和蚀刻性能
庞德聆,马国才
1988, 11(9)
摘要:用二甘醇双烯丙基碳酸酯(ADC)和过氧化苯甲酰(BPO),经本体热固聚合,研制了一种新型CR-39固体核径迹探测器,它的体蚀刻速度V
s
=1.37µm/h,相对灵敏度
,本底径迹密度B=9.8×10
-3
径迹•mm
-2
。它具有高灵敏度、低本底以及均匀、稳定的性能。
关键词:CR-39固体核径迹探测器;制备;蚀刻性能
9
|
1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33821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16
用宇宙线重核测试CR-39径迹探测器性能
黄荣庆
1988, 11(9)
摘要:本文介绍用宇宙线重核测定CR-39径迹探测器性能的方法。根据穿透探测器重核粒子径迹的蚀刻速率比V=V
T
/V
0
,测试了国产CR-39的探测灵敏度、一致性和均匀性。
关键词:宇宙线重核;CR-39径迹探测器;灵敏度;均匀性;一致性
9
|
1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338211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16
聚碳酸酯蚀刻产物在NaOH溶液中的浓度对体蚀刻速度及相对灵敏度的影响
吴日升,崔浣华
1988, 11(9)
摘要:本文研究聚碳酸酯C
pc
(国产)和L
pc
(Lexan)蚀刻产物在温度60、70℃和6、7mol/l NaOH溶液中的浓度对体蚀刻速度V
g
及相对灵敏度(V
T
/V
g
)的影响。L
pc
和C
pc
的V
g
值随它们的蚀刻产物浓度的上升而增加,在蚀刻产物浓度达到某一值后V
g
趋于平稳,并保持此最大值;而V
T
/V
g
值基本上不随蚀刻产物浓度而变化。
关键词:蚀刻产物;体蚀刻速度;相对灵敏度
8
|
12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338213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16
日光对聚碳酸酯径迹探测器(PCTD)灵敏度的影响
周健,崔浣华
1988, 11(9)
摘要:利用
252
Cf裂片研究了日光和室内散射光对PCTD灵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日光和室内散射光能使PCTD的灵敏度显著增高。由于两者的光强不同,在相同辐照时间内,日光对PCTD灵敏度的影响比室内散射光大。
关键词:固体核径迹探测器;灵敏度;光氧化反应
8
|
1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33821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16
聚酯膜在NaOH溶液中的蚀刻速率
张泉荣,王守忠,严玉顺
1988, 11(9)
摘要:本文研究了蚀刻剂对聚酯(PET)基膜的蚀刻速率及径迹蚀刻速率,以制备精确孔径的核孔膜。测定了PET基膜在不同浓度、温度的NaOH溶液中的蚀刻速率,经回归得到它们之间的经验关联式,提出了几种增大PET膜径迹蚀刻速率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核孔膜
8
|
1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33827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16
Makrofol薄膜蚀刻特性研究
郝秀红,郭士伦
1988, 11(9)
摘要:本文研究了Makrofol KG膜的总体蚀刻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体蚀刻速度与蚀刻温度遵守Arr-henius方程V
b
=a•e
-E
/
KT
,其中,体激活能E=0.66±0.02eV。体蚀刻速度与蚀刻浓度的关系为V
b
=an
b
,在1—10mol/l NaOH溶液中,b=2.02。
关键词:Makrofol;KG;总体蚀刻速度;蚀刻温度;Arrhenius公式;蚀刻剂浓度
13
|
1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338276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16
一种高精度定位分析的云母技术
胡瑞英,克劳斯•蒂尔
1988, 11(9)
摘要:采用裂变径迹法研究矿物样品中微量铀分布。以白云母、Lexan和超纯石英玻璃作为外探测器,应用显微照相技术确定含铀的位置,用电子微探针分析鉴定含铀相。
关键词:裂变径迹;标准玻璃;外探测器
9
|
1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33827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16
裂变径迹火花自动计数与分析系统
邓新绿,张国炳,张连生
1988, 11(9)
摘要:本文描述了研制的裂变径迹火花自动计数与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特点,应用该系统对某些天然水样的铀含量进行了测量与分析,并与显微镜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裂变径迹;火花计数器;铀含量
8
|
15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33828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16
核孔滤膜及其性质研究
崔浣华,吴日升
1988, 11(9)
摘要:研制了聚碳酸酯核径迹微孔滤膜,并测试其孔形、孔径及其分布,孔的重叠性、流速、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膜的放射性、抗拉强度等特性,其性质已达到美制核孔滤膜水平。已应用于超纯试剂净化、红细胞变形性研究等领域。
关键词:核孔滤膜
8
|
1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33832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16
用核孔滤膜净化超纯试剂的中间试验
崔浣华,张永恒,陈静,姜林
1988, 11(9)
摘要:核孔滤膜可适用于11种超纯试剂的净化。已完成了对过氧化氢、负型光刻显影剂和盐酸三种试剂的中间试验,各自达到BVI和MOS级超纯试剂水平。结果表明,自制核孔滤膜可直接应用于超纯试剂工业生产上。
关键词:核孔滤膜;超纯试剂的净化;中间试验
8
|
1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33834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16
利用小型回旋加速器研制核微孔滤膜
徐桂凤,毕明光,张炯
1988, 11(9)
摘要:本文介绍用小型回旋加速器研制核微孔滤膜的方法。
关键词:回旋加速器;核径迹;灵敏度
12
|
1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33834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16
血液中铀的测定与探讨
程玉麟,郑里平,林俊英,王勤,邬有根,翁志根,郝秀红,孙盛芬
1988, 11(9)
摘要:本工作采用裂变径迹技术测定人体血液中的微量铀,血样品直接从健康者、从事铀研究的工作者和白血病患者的手指中取样(20µl),试图确定人体血液中微量铀的统计分布。实验测得健康者血液中微量铀的平均值为(3.06±0.10)×10
-10
g/ml;从事铀工作者血液中微量铀的平均值为(4.53±0.12)×10
-10
/ml;而白血病患者血液中微量铀的平均值为(7.74±0.15)×10
-10
g/ml,是健康者2.5倍。所提供的方法灵敏度高、采血量少,对铀矿工作者职业保护有实用意义,并为寻找理想的解毒和促排药物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裂变径迹技术;血液中铀;人造云母探测器
10
|
1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33839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16
裂变径迹法分析水、血液和牙膏样品中的铀含量
章有余,郭利章
1988, 11(9)
摘要:本文介绍用裂变径迹法分析各种水样、血样、尿样及几种牙膏样中铀含量。讨论了样品径迹的稳定性和可信性。该方法分析铀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操作简便、结果稳定、耗费低廉,对批量样品分析尤其方便,有广泛的发展前途。
关键词:径迹;分析;血铀
11
|
1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338342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16
裂变径迹分析法测定人尿中的微量铀
陈怀录,杨化中,赵冬至,王开学
1988, 11(9)
摘要:本文用裂变径迹法对兰州市10个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健康人的尿样作了微量铀的初步测定,将其结果与黄河兰州段、兰州自来水中铀含量比较,表明人尿中铀含量低于自来水中的含量,人尿中铀的排出量最大为42.2%。
关键词:裂变径迹;铀;尿
9
|
1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33839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16
用固体径迹探测器测量
6
Li/
7
Li比
杨化中,裘元勋,王志光
1988, 11(9)
摘要:慢中子与锂引起的
6
LI(n,t)
4
He和
6
Li(n,α)T两种反应产生的α粒子,被聚碳酸酯所记录,通过相对测定锂中
6
Li的含量,可得到样品中的
6
Li/
7
Li比。对测量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与化学法符合较好。
关键词:含量比;辐照;聚碳酸酯
9
|
1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33841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16
测量磁单极子通量的天然白云母的裂变径迹年龄测定
郭士伦,任国孝,何祚庥,孙盛芬,郝秀红,罗勇,赵玉华,王玉兰,周寅藻,黄荣庆
1988, 11(9)
摘要:当自然界中的磁单极子穿过地壳时,磁单极子—原子核结合体在云母中形成径迹。选用新疆白云母作为探测器,测得云母的裂变径迹年龄为(129±8)×10
6
a,可以认为白云母的裂变径迹年龄即为它记录磁单极子—原子核结合体径迹年龄的近似值。
关键词:磁单极子;天然白云母;裂变径迹测时
9
|
1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33844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16
蓬莱玄武岩的裂变径迹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龙天才
1988, 11(9)
摘要:测定了两个蓬莱玄武岩样品的裂变径迹年龄。一个样品取自凝灰质沉积物中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为6.79±0.14Ma。另一个样品取自玄武岩中的烘烤砾石(石英二长岩)中的磷灰石和锆石,它们的裂变径迹年龄分别为1.48±0.46Ma和1.68±0.12Ma。结果认为蓬莱玄武岩的形成时代应在中新世——下更新世之间,它的喷发延续了比较长的地质历史时期。
关键词:玄武岩;裂变径迹年龄
9
|
1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338394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16
CR-39塑料反冲径迹个人中子剂量计
冯玉水,李俊雯,林志凯,乔东亮
1988, 11(9)
摘要:本文叙述了一种用于测量中子剂量的“直接相互作用”型的CR-39塑料反冲径迹个人中子剂量计。该剂量计对
241
Am-Be源的中子注量灵敏度约为(2.10±0.05)×10
-4
径迹/n,可探测的中子注量下限约等于2.11×10
5
n/cm
2
,相应的中子剂量当量为7.81×10
-5
Sv,总误差估计不超过土20%.
关键词:CR-39塑料;中子;剂量当量;个人中子剂量计
8
|
1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33827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16
国产CR-39塑料膜测量α粒子的研究
尚兵,汪家兴
1988, 11(9)
摘要:选用国产CR-39测量α粒子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经α标准源照射后,加以化学预蚀刻、电化学蚀刻,可得到清晰的树状径迹。在入射条件一致情况下,α粒子注量与产生的径迹密度呈线性关系。相对探测效率为20%。平均本底径迹为0.2个/mm
2
。
关键词:CR-39;电化学蚀刻;α粒子
7
|
1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33844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16
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法在临清坳陷油气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冯石,康铁笙,王世成,翟鹏济
1988, 11(9)
摘要:使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法研究临清坳陷地石油井的地热史,测得了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和自发裂变投影长度分布随井深的变化,并分析了井的古地温史。
关键词: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投影长度分布;退火带;古地温梯度
9
|
1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338465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16
径迹探测在川北含铀砂岩中的应用
万伯鑫
1988, 11(9)
摘要:本文简要阐明径迹探测方法应用于铀矿普查工作,并用工程验证了的大量数据阐明这一方法的地质效果,同时对几个有关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径迹探测;矿孔;矿体
9
|
14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338450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16
α径迹照相法及其在岩矿研究工作中的应用
石玉春,章邦桐,马宏伟
1988, 11(9)
摘要:α径迹照相法是使用固体α径迹探测器对矿石、岩石及矿物中放射性元素的分布和存在形式进行录相。它比目前常用的几种放射性照相方法的成本都低;方法简便、易于实现;方法的灵敏度可达ppm级,较之X射线照相法灵敏,与核乳胶照相法相当,接近裂变径迹法。
关键词:α径迹;固体径迹探测器;放射性元素
9
|
16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338489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16
利用固体核径迹探测器研究豌豆和苜蓿植株中硼的分布
李建明,邓洪民
1988, 11(9)
摘要:本文采用SSNTD测定豌豆和苜蓿植株体内微量硼的分布,结果表明,叶片硼含量最高,并且下部叶片硼含量高于上部叶片,在花组织中以花萼中硼含量最高。
关键词:固体核径迹探测器;硼;植物
9
|
1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338487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16
α粒子径迹法研究硼在焊缝金属中的分布
孙晓红,郭曼玫
1988, 11(9)
摘要:使用α粒子径迹法研究了硼在焊缝金属中的分布。并通过透射电镜分析和化学相分析确定了含硼相的结构和数量。
关键词:α粒子径迹;硼分布;焊缝金属;含硼相;相分析
8
|
13
|
0
<HTML>
<网络PDF>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28338488 false
发布时间:2022-08-16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